社区矫正对象是指适用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五种刑罚方法或措施的人员。作为社会人群中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社区矫正对象在人格特点、心理特征、自身认同等方面存在特殊性,黔南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司法行政单位在依法对其实施社区矫正时,着力拓展教育矫正的内涵和外延,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恶习,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公益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其社会接纳度,让其顺利回归社会。
一是聚焦守法意识,提高矫正质量。为强化社区矫正对象遵规守法意识,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监管规范化、专业化。邀请贵州省沙子哨监狱及平塘县公安局、平塘县人民武装部等军警担任教官,利用集中教育学习、社区劳动服务前1小时开展队列训练并形成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对象遵纪守法观念和自觉服从监管意识。同时,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各种爱国主题教育活动,让社区矫正对象时刻铭记是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导社区矫正对象学会感恩祖国、珍惜当下,做一个重亲情、树良知、担责任、知感恩的人。
二是聚焦心理健康,加强梳理引导。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沙子哨监狱民警,以网络远程授课的方式分别向全县17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辅导公开讲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教育等专题讲座。通过系列交流活动传递正能量,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分析当下的形势与出路、机遇与挑战,勉励他们告别过去、珍惜当下,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塑造崭新的人生。对部分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切实提升自我调整情绪、理性化解矛盾的能力。以网上募捐和个人捐赠的方式为社区矫正对象募捐书籍,设立图书室,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和场所,培养社区矫正对象自我学习、集体阅读的良好习惯,切实提高教育矫正成效。
三是聚焦法治道德,提高悔罪意识。在开展日常教育矫正中,严格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坚持为行动不便的社区矫正对象“送法上门”,重点组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交通安全、刑法、婚姻家庭、国家安全、禁毒、等常用法律法规,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中央、省、州有关方针政策学习。同时,鼓励社区矫正对象主动参与到日常普法活动中来,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既做法律的学习者,又做法律的传播者。
四是聚焦脱贫攻坚,开展社区服务。在组织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公共环境卫生大扫除、河道治理、敬老院献爱心等社区服务的基础上,聚焦脱贫攻坚,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村到户为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移栽辣椒幼苗、种植蔬菜、南瓜、水稻、中药材等农作物,鼓励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通过社区服务切实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也为脱贫攻坚尽了一份微薄之力。(供稿:平塘县司法局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