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法治暖流直抵民心——黔南州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政务服务全过程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黔南州司法行政部门与黔南州工商联、律师协会开展这种主动上门为企业普法,提供法律服务的方式很好,让企业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共同为黔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在独山县麻万产业园区,企业代表高先生介绍说,过去,企业涉及法律服务适用要来回跑,如今这种菜单式、订单式、联谊式、浸润式普法,围绕民营企业法治需求,为各类企业、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提供法律服务……


  “八五”普法以来,黔南州通过建立健全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履职情况报告及评议实施办法,推动全州各级国家机关认真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自觉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行政管理、政务服务全过程,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格局。

普法多点开花


  “普法工作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的事情,而是需要各执法单位齐心协力,才能让全社会法治观念蔚然成风。我们既要落实好普法规定动作,也要聚焦学法普法效果,更要落实好任务清单,强化统筹指导。”黔南州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的过程中,黔南州司法局以党内法规、国家法律、省州地方性法规中与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州和行政立法、依法行政、刑罚执行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法治建设与公共法律服务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补充,形成以“党内法规+综合清单+专业清单”为纲的黔南州司法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体系。


  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和普法责任清单,构建系统化普法工作机制,明确普法内容、对象、措施及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普法工作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黔南州发展改革委将推动法治建设与发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查,在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会学习《保守国家秘密法》《粮食安全保障法》《档案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法治思维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黔南州水务局以清单明责,制定《黔南州水务局2024年普法责任清单》,将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纳入执法人员学习清单,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

  普法多点开花,法治暖流直抵民心。黔南州司法局先后制定旁听庭审、会前学法、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等制度文件,对全州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等提出要求,举办全州领导干部民法典知识专题讲座,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教科书式”执法培训。2024年,黔南州举办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13次,覆盖3192人,州、县两级政府开展学法活动460次;黔南州教育局推进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将法治副校长“法律进校园”纳入《黔南州年度进校园活动清单》,结合“开学第一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抓好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未成年人专项普法,提升青少年法律意识。


  同时,黔南州律师协会针对国有和民营等不同企业特点需求,组建12支律师服务团深入开展“万所联万会进万企”法律服务工程,开展“法治体检”等服务企业专项法律服务行动。常态化开展“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组织州、县(市)两级民法典“百人宣讲团”深入城乡基层开展“民法典万人大培训”线下宣讲,提升城乡居民法治素养。



创建普法品牌

  “抓”紧普法宣传关键点,促进依法治理“全”身心。在2024年国家宪法日宣传中,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连续两年邀请法官走进直播间释法、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近20万人次在线观看。同时,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庭审直播,让群众在观看直播中学习法律知识,截至目前,通过直播庭审方式普法已达4亿人次。黔南州红十字会结合“5·8博爱周”“世界献血者日”等活动,把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营造浓厚普法氛围。


  今年来,黔南州金融办、州民政局、州应急局、州税务局、州生态环境局、贵州省都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开展各种法治宣传,将法治文化与黔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创作一批民族歌舞、蜡染、刺绣等具有黔南特色的法治宣传作品。都匀市广惠办事处西苑社区还建设了禁毒教育基地,为全州中小学、州直机关单位、企业及过往行人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实现强制隔离戒毒成效从“墙内”向“墙外”延伸。黔南州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打造一批普法特色品牌,以“线上+线下”并行方式扩大普法面。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采取“指尖+脚尖”的方式,通过打造“法治黔南”网络普法品牌,制作发布以案释法、违法犯罪警示等短视频作品,抓住并深耕社会热点,主动“傍”热点普法,让网民愿听、想听,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截至目前,“法治黔南”短视频普法话题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4亿次。

  黔南州司法局联合省、州融媒体中心打造“黔来普法·南边有料”普法品牌,打造黔南普法IP形象,通过制作和发布普法短视频宣传民法典、防范非法集资等法律法规。建立“黔南普法”新媒体矩阵,常态化推送各类法律法规宣传知识。黔南州税务局打破区域壁垒,采取“视频连线、视频互动”的方式,与广西南丹、青海泽库税务部门开展“黔桂青”三省多民族税收宣传活动。


  龙里县通过“融媒+法治”打造“黔韵说唱”“平安君说”“太平花灯”等特色法治宣传品牌,精心摄制公益作品、制作短视频,增强法治宣传娱乐化、普及化、实效化,做到让群众听得懂、听得清、听得进,真正入脑入心。三都自治县创办“双语检察促民族团结”“发挥双语优势,推进认罪认罚工作”品牌,创新打造“双语”办案团队,把“双语+”综合运用到检察办案与普法工作;借助水族“端节”“卯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和“贵州村马”的聚众效应,编唱普法水歌,设立法律服务站,将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融入赛马、对歌等民俗活动中。


提升普法质效


  “典型案例的分析、解读和宣传,使法律条文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清晰可感,让行政执法更具权威性、公正性和透明度。”黔南州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将普法与执法实践相结合,把普法贯穿执法办理全过程,提高执法对象的满意度,推动全州行政执法质量持续提升。


  黔南州司法局还针对社会公众需求,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组织全州各级各部门筛选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具有较强警示教育意义的“身边案例”,开展黔南州第三、四批“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征集评选,共评选出129个“以案释法”优秀典型案例,并通过“黔南普法”微信公众号编发,推动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五类人员“以案释法”落实。



  同时,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发布典型案例,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通过新媒体平台对外发布森林防火、优化营商环境、禁毒、涉农民工工资等典型案例。黔南州公安交通管理局通过“黔南交警”公众号适时对外公开无证驾驶、未按规定车道行驶、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超速、逆行等违规违章案例,提升人民群众遵守交规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如今,在黔南,法治的种子正以多元且深入的方式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