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三治”融合,贵定县司法局积极统筹协调,多措并举,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弹奏普法交响曲,全面建强基层法治服务队伍。
一是组织全县政法干警、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100余名普法志愿者,对村“两委”人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联户长、小组长、群众等“服务员”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定向指导法治培训,共培养“法律明白人”6032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人民调解业务培训会8场次,组织巾帼调解员开展人民调解和普法培训8场次,提高农村妇女队伍参与基层法治建设和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二是积极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执业律师参与到全县的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中,目前全县共计村居法律顾问38名,已经实现116个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微信群100%覆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好的基础。
二、坚持普治并举,全面夯实基层法治服务基础。
一是结合贵定县“多中心合一”建设工程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在全县各村(社区)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室、人民调解室,完善乡村法治化基础建设,实现多元化调处,打造矛盾化解“联合调处”模式,深入推进乡村依法治理,着力构建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的乡村善治新路子。
二是探索建立“纠纷调处—司法确认—诉讼引调—代理诉讼”的全链条机制,完善诉调、专调、访调等多种模式联动体系,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一体,建立健全即接即办、教育疏导、政策法规宣讲、案件回访等机制,优化内部流程,形成工作闭环。
三是联合县法院、县妇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退役军人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综合运用“黔南智慧司法”在线法律服务平台,实行矛盾纠纷“线上调”,法律援助“掌上办”,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积极开展“以案定补”和人民调解培训工作。
四是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模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以法治创建工作为抓手,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推动基层法治建设和依法治理能力,因地制宜打造沿山镇星溪村民法典法治文化墙,金南街道新良田村、福来社区法治文化巷、德新镇德新村法治文化墙、宝山街道枫林社区法治文化角等法治阵地,将民法典、预防早婚早育、预防高利诱惑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点,通过通俗易懂的漫画、案例、法治宣传标语等形式,向群众传递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三、精准配置服务资源,全面提升基层法治服务质量。
紧抓基层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和法律服务的能力薄弱的短板和弱项,着力提高司法行政工作基层服务水平,积极打造“指尖式”法律服务模式,将“黔南智慧司法”法律服务平台广泛推广使用,打通法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服务的安全感和满意度。2021年通过黔南智慧司法平台申请受理42件,为群众减免代理或辩护费130余万元,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接受咨询700余人次。
通过一系列举措,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全面提高,群众普遍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行为习惯,为贵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