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南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司法厅的正确指导下,黔南州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和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法治政府建设实现率先突破。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召开局党组会、局办公会,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召开党组会2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7次、组织专题学习10余次,局班子成员人均年学习达150学时。举办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黔南州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专题示范培训班。
牵头起草法治建设“四梁八柱”。组织起草《法治黔南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黔南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黔南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黔南州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计划(2022-2025年)》等法治黔南建设规划文件,经州委州政府研究审定后印发实施,为“十四五”时期法治黔南建设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法治政府建设实现率先突破。贯彻落实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力争率先成功创建民族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州”目标要求。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11月,黔南州被中央依法治国办正式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成为全国第一个成功创建的民族自治州。
强化法治督察落实问题整改。坚决配合中央依法治国办第七督察组下沉黔南开展实地督察,黔南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得到督察组充分肯定。结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办法治督察组反馈意见,举一反三,全面梳理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抓好整改落实。围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组建由州人大、州政协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法治督察组,对12县(市)和13家重点执法部门开展全面督察,发现问题已逐一跟进督办,已全面整改销号。
二、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稳步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
规范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统筹指导本级和县级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制定工作。编制《黔南州人民政府2022年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全州12县(市)均制定本级政府2022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共计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75件。
推动部门规范内设法治机构建设。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中,配合州委编办规范州政府32个部门内设法治机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法制审核工作机构和人员,优化了法治工作机构保障。
动态调整本部门权责清单。制定《黔南州司法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2022年版)》,依法保留行政权力事项49项向社会公开。其中,行政许可4项、行政处罚16项、行政检查6项、行政奖励3项、其他类20项。对《黔南州州直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2022年版)》开展合法性审核,州直33家行政部门权责清单保留行政权力事项3754项。
加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工作。实施《黔南州公职律师工作办法(试行)》《黔南州加强公职律师队伍建设工作方案》《黔南州公职律师调配使用工作方案》,州级党政机关46个部门通过内聘本单位公职律师、外聘专职律师、协调指派公职律师等方式实现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公职律师法治顾问“法治守门员”作用明显加强。
加强合法性审核工作。开展行政执法重大执法决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落实情况专项监督,强化问题反馈、整改。征集编辑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指导性案例。全州法治机构审核规范性文件14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州直部门报备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率、报备及时率、备案审查合格率均达100%。
加强备案审查和动态清理工作。2022年以来对48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报备及时率、审查合格率100%。遵循定期清理与动态清理相结合、全面清理与专项清理相结合的原则,2022年以来开展涉及计划生育、外商投资法、民法典等4次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废止文件1件、失效7件、拟修改11件。
持续推进“减证便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州司法局贵州政务服务网办事指南,在政务服务窗口中按照律师律所类、公证类、司法鉴定类申领变更注销实现规范指引。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用“承诺”代替“证明”,改善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调整实施州级2022年度证明事项目录清单(38项)并向社会公开。
三、开展行政立法,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加强重点领域行政立法。完善《黔南州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制定《黔南州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黔南州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健全行政立法工作机制,建立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管理机制,着力提升立法质效。
加强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全年依法审核州政府有关文件76件,其中向省司法厅报请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9件。扎实推进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审查各县(市)政府和州级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共57件,做到应审尽审。
四、强化依法行政,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加快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定《黔南州行政执法文字、音像全过程记录工作指引》《黔南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黔南州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制度》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保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信息及时准确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
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进行政执法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业培训,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动态管理,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教育管理。定期清理执法主体和人员,审核、颁发执法证件9226件,规范资格管理。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行政处罚法》等专题培训,全州执法人员和监督人员1万余人参训,有效提升执法人员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
创新推行柔性执法方式。出台轻微违法和初次违法免罚事项清单,包括70余项免予处罚违法行为,涉及农业农村、水务、卫生健康、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广电和旅游等6个执法领域,体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增强行政执法监督实效。严格开展执法人员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强化执法监督,全年共开展督察和案卷评查3次,抽查全州重点行业领域行政执法案卷100余件,发现问题50余条,及时将发现的问题,通过发放提示函、督办单等方式压实整改责任,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形成工作闭环,有效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五、加强法治保障,扎实推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积极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黔南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十二条措施》,以“六必须”“六严禁”为抓手,解决思想认识、责任压实、队伍建设、能力提升等事关依法行政的长远性、根本性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开展“不因随意执法检查折腾企业”和“不因繁琐证明来回折腾企业”专项检查,多途径对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全面排查、定期抽查访问企业了解涉企执法检查情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关于推进“两降一升”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工作方案》要求,认真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应诉率达100%。全州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败诉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全省第一。人民法院推送诉前可协调案件28件,化解终结21件,成功化解9件,化解成功率42.86%,同比上升10.12个百分点,向全州推送可能败诉协调案件33件,成功化解15件,化解成功率45.45%,同比上升8.52个百分点。
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推动行政复议体制规范化建设。实行山林水事行政复议听证全覆盖,推行现场听证、院坝听证26场次,以案释法效果明显,案结事了成效提升。全年办结行政复议案件111件,指导各级行政应诉机关办理一审行政案件435件。
六、坚持法治为民,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建设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全覆盖”。加强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在州司法局建立了州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在12县(市)司法局建立县(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在乡镇依托司法所或综治中心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09个,在村和社区挂牌成立了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463个,实现分级负责、统一受理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事项。加强移民搬迁安置点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在全州居住人数较多的9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中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室(服务点)80个。
加强调解工作强化诉源治理。进一步规范行政调解范围、内容和程序。推动配备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487名,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理论、调解业务培训2000人次。全州人民调解组织排查矛盾纠纷案件18543次,调解案件40829件,调解成功31188件,调解成功率76.39%。根据《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通知》要求配备了知识产权专职人民调解员。积极承接法院推送诉前调解案件24396件,调解成功15334件,有效发挥人民调解推进诉源治理特有作用。
加强律师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省外、州外优秀律师团队到黔南设立分所9家,全州律师事务所由“十三五”期间的56个增加到78个、在册专职律师从499人增加到706人。全年黔南437名律师开展“法治体检”服务民营企业313家,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会、宣讲会、法律咨询共计887次,梳理复工复产过程的法律问题16个;梳理涉及民营企业面临的各类纠纷504 件;为民营企业出具法律意见388份;为民营企业审查合同447份;帮助民营企业化解矛盾纠纷50件;审查规章制度22个。“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了全覆盖。为村居群众提供法律服务2089件,协助村(居)委员会起草、审核合同、修订村规民约、参与调解和其他管理规定162件次,为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引导等其他法律服务1612件次。保障律师依法执业权利,全州建成视频会见、提讯系统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42个,实现全覆盖。推动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及所属商(协)会联系合作机制。
强化法律援助惠民工作。组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建立法律援助维权岗(工作站)。志愿者律师在全州125所中学、高校开展“法律援助进校园 携手五心促成长”专题法治宣讲,覆盖学生达101034人次,免费提供法律咨询108人次,发放8000余册宣传画册、2000余件宣传物品。全州共受理指派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527件,接待来访群众法律咨询14011人次,为来访免费代书1672份, 受理农民工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372件,接待农民工来访咨询7103人次。
加强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机构建设。持续保证公证业务稳定发展,现有公证机构13家,公证人员51名。引进北海国际仲裁院在黔南设立都匀分院和龙里设立便民仲裁庭,填补了黔南社会专业仲裁机构空白。稳步推进司法鉴定工作,十四五期间,新建司法鉴定机构1个,全州司法鉴定机构增加到5个,司法鉴定人员43人;全面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所清理整顿,经清理保留31家。
扎实推进普法和基层依法治理。全面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以案释法,发布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实施《2022年黔南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全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63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9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34万人次,推送普法信息2753条。组织国家工作人员旁听案件庭审学法2次约22.3万人次参加,法宣在线学法考试约11.2万人。州工信局、州国资局等七部门获首批贵州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命名。
七、强化信息技术运用,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黔南智慧司法”平台整合全州157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3个公证机构、13 个法援中心、67个律师事务所、5个司法鉴定机构、31个基层法律服务所、109个司法所等实体法律服务机构及371名律师、9849名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人员信息及相关资源,纳入平台统一管理,群众在手机端自主选择资源、站点、律师或调解员办理法律事务。在县乡村三级配备自助服务终端715台,县、乡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2022年,平台在线共接收办理各类法律服务案件6.6万余件,“法治微课堂”在线直播普法24次,收看直播或点击收看宣讲视频超过2万人次。被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为“2022年数字民生省级示范项目”。
下一步,黔南州司法局主动作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和州委州政府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强基导向,牢牢抓住法治黔南建设的源头性和根本性问题,大胆探索,敢于实践,按照项目化推进、指标化验收方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突破。
黔南州司法局
2023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