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2-4443485 | 信息分类: | 行政执法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2-12-21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黔南州行政执法人员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开展情况 |
一、 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完善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今年以来黔南州制定了《黔南州行政执法文字、音像全过程记录工作指引》《黔南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黔南州XX执法部门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黔南州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制度》《黔南州行政执法情况通报制度》《黔南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十二条措施》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为高效规范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严格资格管理,提升法治素养。有序组织开展执法证件考试、申领和换发工作,定期清理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目前全州持有效执法证件共8564名,杜绝工勤人员、临时工等人员申领执法证件。邀请国家级知名法律专家、法院知名讲师等方式,在全州范围内定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行政处罚法理解与适用》等专题培训,实现执法人员和监督人员培训全覆盖,共10000余人参训。同时执法部门在本系统开展了大学习、大研讨等学习活动,全面提升了全州执法人员执法的法治素养和执法水平。
(三)创新行政执法方式。一是定期排查涉企执法情况。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问、对接12345、纪委和工商联等部门,排查涉企联合执法情况,提高联合执法效能,实现一次执法检查完成所有检查任务,查清所有问题节点,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二是打造“三统一三联动三保障”协同监管机制。即成员单位“抽查计划统一、检查方案统一、检查流程统一三统一”、“事项联动、部门联动、上下联动三联动”和“组织保障、信息保障、督考保障三保障”模式,有效提高了联合监管效能。三是推行轻微违法和初次违法免罚事项清单。黔南州年底拟出台轻微违法和初次违法免予处罚事项清单。包括70余项免予处罚违法行为,涉及农业农村、水务、卫生健康、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广电和旅游等6个执法领域,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打造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管部门和住建部门率先在全省印发了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事项目录清单,让企业感受执法的温度,安心专注与创新发展。为服务城市低收入群体多种经营业态和改善就业环境,出台潮汐式管理临时摊位、鼓励地摊规行入市等具体工作措施,科学设置流动摊贩(地摊)、夜市,包容审慎监管夜市经济、流动摊贩(地摊)经营行为。四是实施违法违规预警机制。自然资源部门出台《黔南州违法用地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存在违法用地风险的县(市)发出预警提示,督促采取措施堵塞漏洞、防范在先,推动我州土地管理秩序持续向好,违法用地行为逐年下降。
(四)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一是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与公检法等部门建立农资打假联席会议和长江“十年禁捕”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跨区域、跨部门联动执法协作机制,定期开展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二是环保部门开展季度县(市)交叉执法检查,通过明查、暗访、夜查、周末查等形式,重点加强涉及民生领域企业的监管力度,有效杜绝“人情执法”,有力打击了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等违法行为,重点领域执法效果明显。三是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执法规范化、过程痕迹化、责任明晰化、审核严格化、监督常态化。四是严格排查电子技术设备配备和使用情况。通过印发工作通知和畅通举报渠道等方式,对涉及电子技术设备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和排查,经排查,未发现违规违法配备和使用电子技术设备情况。
(五)增强行政执法监督实效。一是印发《黔南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十二条措施》,明确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具体措施,从源头上防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偏差的问题。二是加强督察和考核。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纳入年度考核指标,按月调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项督察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发放提示函、督办单等方式压实整改责任,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形成工作闭环,有效提升执法办案水平。今年以来,全州共开展督察和案卷评查3次,组织各部门自查执法卷宗的基础上,抽查全州重点行业领域行政执法案卷100余件,发现问题50余条,均督促各部门整改到位。三是为避免“一刀切”等执法问题,多次组织案卷评查,及时纠正“一刀切”执法问题,围绕具体问题,组织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本行业领域行政执法行为的裁量、范围、种类、幅度等基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推进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
(六)加强法治宣传,巩固工作成效。黔南州今年以来,围绕大练兵工作要求及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集中梳理了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突出问题,一是出台了《黔南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十二条措施》等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其中十二条措施通过强调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法定程序,明确执法全过程记录形式、内容及音像资料保存管理要求。二是法治培训效果明显。州司法局邀请国家级余小军等知名专家,结合执法工作实际为全州执法人员接地气地讲授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行政处罚法理解与适用》,有效解决了实践中的诸多疑难问题。三是增强督察实效。加强统筹调度,根据任务表定期调度大练兵工作开展情况,推选部门参与比赛。对督察或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各部门一把手反馈,督促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亲自督办作用,并“回头看”形成闭环管理模式。
二、突出问题
一是执法权限下放乡、镇(街道)试点改革工作有待深入推进。福泉、贵定、龙里、瓮安等4个县(市)部分乡镇开展乡镇(街道)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省级已批复下放行政处罚权限34项,但34项权限中,乡镇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执法管理权限没有被赋权;乡镇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综合执法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基层执法不规范,音像记录管理不到位。执法文书格式未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统一模板,记录内容不精准,调查取证不规范,证据缺乏证明力,音像记录资料存储不统一、不集中、不规范,导致卷宗资料存档管理混乱。三是自由裁量落实不到位。自由裁量标准适用不规范或无自由裁量适用依据。个别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在适用从轻、减轻或从重处罚等情形时无明确裁量法律依据,不能严格规范考量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性质、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四是行政执法监督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案卷评查多,针对事关群众利益的专项检查少,涉企联合执法检查排查力度有待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及决定书刚性落实不够到位。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和考试。以业务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为方向,定期开展法律知识专题培训和轮训,全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二是加强行业系统上下级监督管理力度。聚焦基层执法改革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推行 “教科书”式执法,统一规范“着装,用语、程序、行为、文书,法律适用”,自上而下规范乡镇执法程序,积极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新思路,加强部门对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人员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三是健全完善制度建设。围绕《司法部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结合我州实际,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建设。制定《黔南州行政执法机关上下级监督管理制度》《重大行政执法法制审核制度》《黔南州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等制度汇编,为高效能执法和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四是针对重点执法部门投诉举报案件量较大、全州行政执法案件起诉案件量较大、败诉率较高、行政复议受理案件数量较大的领域或部门开展专项监督。